四门塔
发布日期: 2018-05-17 13:58
浏览次数:4245
字体大小:【

    四门塔位于泰山之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市南郊30公里的柳埠镇,山清水秀,文物荟萃,民风淳朴。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劳动生息在这块美丽的土地。四门塔旁曾出土过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石斧,还发现过战国时期齐长城遗址,并有唐高祖武德年间秦王李世民率军东征时操练兵马的跑马岭为纪念黄巢起义驻兵的黄巢村、黄瓜峪、菜峪、车子峪、裁缝峪。

  四门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全石结构佛教塔,全以青石砌成,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单层庭阁式石塔,也是现存最早的亭式塔。位于中国大陆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东北方4公里神通寺处。建于隋大业七年(611),距今已有1400年了。四门塔全用灰青色石料砌成,每边面宽7.4米,高度略同面宽,四面各开一圆券门。塔内中心有大石柱,柱四面各有石佛像,绕柱一周为回廊。塔檐用五层石条叠涩砌成,轮廓内凹。最上须弥座四角置“蕉叶”,正中置覆钵和五重相轮及宝珠组成的塔刹,也全是石刻。塔总高15.4米。四门塔很重视轮廓和比例的推敲及繁简对比,艺术价值较高。如檐下的内凹和屋面的优美凹曲给方正刚劲的石塔增加了柔曲的意味;塔门甚小,正确地显示了塔的实际尺度;塔刹形象丰富,给全塔简洁而质朴的风格增添了一些趣味。原四门塔属于一处寺庙附近,但该寺庙在近代一场大火中基本焚毁,只剩下部分遗址。

  是目前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单层亭阁式石塔。四门塔呈平面四方形,用当地出产的大青石砌成,非常坚硬,一千多年来尚无风化侵蚀的情况。由塔基、塔身、塔檐和宝顶组成,塔身上用石块垒砌挑出五层作为塔四角攒尖的锥状屋顶,上置石刻塔刹。塔内正中央有一个四方平台,平台上有一座方形塔心柱,塔心柱上方以十六块三角形石梁和塔身相联系住塔顶。塔心柱四面各有一尊主佛像及左右二尊菩萨和弟子,目前剩下主佛。每尊佛像都是用整块大理石雕刻而成。佛像皆螺发肉髻,颜面丰润,细眉慈眼,隆鼻长耳,嘴角上扬,安详恬静。四佛各有名号,西边佛像叫极乐世界无量寿佛,南边一尊称欢喜世界宝生佛,东边一尊为阿閦佛,北边的是莲花庄严世界微妙声佛。这些佛像雕刻细腻传神、刀法流畅、文饰清晰,极富中国文化、艺术的审美精神,是珍贵的佛教艺术极品。

  山东最早的寺院——神通寺:该寺初创时名曰朗公寺。创始人朗公(京兆人,俗姓李)和尚在当时统治者支持下,达到"上下诸院,十有余所,长廊延袤,千有余间,三度废教,人无敢撤"之规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文帝扬坚敕令更名为神通寺。神通寺历经1600多年,几度兴废,至今尚保存下来众多闻名中外的珍贵文物,如四门塔、龙虎塔、千佛崖造像、唐台基、墓塔林、历代碑刻等,成为我们研究历史文物、佛教文化、雕刻艺术、建筑艺术的丰富的实物宝库。其中四门塔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崖造像(含龙虎塔、九顶塔)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盛唐艺术奇葩——龙虎塔:因塔身雕有龙虎而得名,砖石结构,高10.8米,方形。塔身由4块石板筑成,雕有四大天王、迦叶和阿难、佛、菩萨、飞天、龙虎、云等。每面石板中央各开一宝珠券门,塔身内方形石柱上各雕盘龙、佛像、飞天等。塔檐用砖砌筑,仿木结构重檐,檐下有双跳华拱承托,上置覆莲、项轮、宝顶为塔刹。龙虎塔整座建筑造型优美、刻工精细、富丽堂皇,显示了盛唐造型雕刻艺术之精华,为我国稀有古建筑。

  初唐佛教明珠——千佛崖造像:千佛崖位于神通寺遗址西北方向的白虎山山腰。造像区高数十米,长60多米,现存佛像240多尊,造像题记46则,是唐初60余年内贵族、宅民、僧侣等为父母、兄妹、儿女"祈福"而造。造像中大多面相半圆适宜,眉清目秀。造型构思之巧,雕刻刀法之精,艺术造诣之高,为古今人士所称道。

  构筑奇异唐代浮图——九顶塔:位于灵鹫山九塔寺内,建于唐代,高13.3米,基呈八角形,单层砖塔,为水磨对缝砌筑而成。檐叠涩向外挑出17层,又叠收进16层,基、身、檐均呈凹形曲线,异常柔和。塔的刹部结构处理奇异,在塔檐上端各隅角处,筑有方形3层小塔8座,高2.84米,中央筑有中心塔,高5.33米,形塔林式塔顶,故名九顶塔。塔身南面距地高3.1米处,辟一拱门,内为佛室,室内雕一佛工罗汉,并有残存壁画。该塔造型华美,国内罕见,日本出版《世界美术全集》称该塔:"匠意纵横,构筑奇异,其它无能及"。

  "古塔博物馆"——墓塔林:墓塔林在神通寺遗址西北方向,现存墓塔46座,墓碑15通。此处墓塔根据塔身和塔顶形状不同,可分成密檐式、阙式、幢式和亭阁式。这里的墓塔造型各异,刻工精细,式样繁多,可谓国内少有的古塔博物馆。

  气势恢宏的仿唐建——神通寺遗址博物馆:1999年,历城区人民政府投资500万元人民币,在神通寺遗址前,建设了仿唐建筑群--神通寺遗址博物馆。这组建筑两进院,有山门、中殿、后殿和前后院的东西廊房组成,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室内展出了神通寺历史沿革、文物介绍、发展变化、历次维修等图片资料和解放以来神通寺出土文物精品。这组建筑构件宏大、主次分明、变化有致,体现了盛唐的建筑特点,是齐鲁第一家仿唐建筑群。

文章来源: 济南市南部山区管理委员会
版权 版权

Copyright ©2018 Allright Reserved 济南市南部山区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3701000098 主办单位:济南市南部山区管理委员会 鲁ICP备2024057094号-1

南部山区微信号

版权 版权

Copyright ©2018 Allright Reserved 济南市南部山区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3701000098 主办单位:济南市南部山区管理委员会

备案号:鲁ICP备2024057094

南部山区微信号

网站标识码:3701000098

主办单位:济南市南部山区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