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印发南部山区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发布日期: 2025-06-23 10:59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专家信息:魏博,济南市南部山区管委会规划发展局二级主任科员

这份文件不仅是南部山区(以下简称“南山”)年度工作的施工图,更是一份深刻体现其特殊功能定位、发展哲学和转型路径的纲领性文件。

一、 核心定位与战略基调:在“保护”与“发展”的平衡木上精准行走

南山计划最核心的特征,可以用 “锚定保护底色,探索绿色增长” 来概括。

功能定位的再强化: 文件开篇即强调“守护泉城‘泉源绿肺’”,这绝非空话。南山是济南市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其核心价值在于生态服务功能。所有的发展计划都必须建立在不损害、乃至增强这一功能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看到生态指标(如森林覆盖率、水质、空气质量)被列为必须完成的约束性目标,这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南山“生态优先”战略的刚性要求。

发展哲学的转变: 文件通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它清晰地表明,南山不再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而是探索一条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新路。其经济增长目标(如GDP增长5%)是稳健且可持续的,重点依赖于文旅、特色农业、康养等绿色产业。这是一种“以质取胜”而非“以量取胜”的发展模式。

“先立后破”的智慧: 在总体要求中提到的“先立后破”,在南山的语境下极具深意。“破”的是历史遗留的违建、粗放的发展方式;“立”的是新的规划体系、绿色产业项目和民生保障体系。文件显示,违建整治已完成75.96%,这是一个巨大的“破”的成就。2025年的重点将更多转向“立”——如何用高质量的规划和项目去填充和活化清理出来的空间。

二、 四大亮点与创新之处

1.规划体系的系统性与前瞻性(“1+3+N”):

南山正致力于构建一个多层次、全覆盖的规划体系。《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是总纲,《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是底盘,多个专项规划和村庄规划是支撑。这表明南山的管理正从“问题导向”的被动应对,转向“规划引领”的主动谋划。“多规合一” 的思路有助于避免未来再出现因规划冲突或缺失而导致的建设乱象,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法治基础。

2.项目谋划的精准性与特色性:

项目的选择极度聚焦,完全服务于其功能定位。凤凰谷城中村改造、济枣高铁: 这些是解决历史欠账、提升区域连通性和居民生活质量的“筑基”型项目。民宿集群、农文旅融合、特色种植: 这些是南山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文件不仅提出目标,更给出了清晰的实现路径,如“民宿+”、“盘活闲置民宅”、“打造四季游系列活动”等,显示出对市场脉搏的精准把握和操盘能力的提升。强调“过程管控”和“要素保障”: 这表明政府意识到“规划得好”不如“建设得好”,开始注重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特别是解决项目落地最关键的“钱”和“地”的问题,思路务实。

3. 民生福祉的精细化与温度感:

民生部分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充满了具体、可衡量的“微创新”。“医保管家”、上门评残: 针对山区地广人稀、老人多的特点,提供精准上门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社区微业”、“红色劳务合作社”: 创新就业模式,促进本地就近就业,非常契合乡村实际。关注“一老一小一残一困”: 政策覆盖全面,体现了社会治理的精细化和人文关怀的温度。高水平医疗资源下沉(与市中心医院医联体)、教育集团化办学等措施,旨在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4.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导向:

文件透露出南山管委会正在从一个传统的“管理者”向现代化的“治理者”转变。“审计式”、“解剖式”检查: 引入商业领域的理念进行安全监管,更具系统性和深度。数字化应用: 在医保信息化、旅游一站式平台、森林防火监控等方面强调技术赋能。长效机制建设: 无论是违建防控的“快速发现机制”,还是环保问题的源头治理,都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而非运动式整治。


查看文件请点击;关于《印发南部山区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文章来源: 济南市南部山区管理委员会
作者: 张淑媛

网站标识码:3701000098

主办单位:济南市南部山区管理委员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